农家院
农家院已经成为一种旅游业态之一,农家院主要是以经营农家乐为主,个体户的形式出现,让城市里的市民们到农村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安详宁静的生活环境。
产业定义
农家院是农民的一种重要的创收途径之一,得到三农政策的支持,各地旅游局和农委也联合出台了一些规范性的管理条例来对农家院这种业态进行管理。农家院也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重要形式。
客户需求
农家院一定要有保留原有的特色和注重游客的需求:
一是追求豪华。个别地方的“农家乐”,院落建得像别墅,豪华阔气,装修精美,俨然一副城市宾馆的气派。游客到“农家乐”,就是为了感受一下乡村的气息,体会一下农村的生活,享受一下田园风光的无限乐趣。他们并不是为了到农村去住“宾馆”和“豪华别墅”。相反,乡村的“野(自然)”、“土(原生态)”正是他们渴求领略的目标。
二是风格雷同。有些地方发展“农家乐”,追求整齐划一,即房屋造型一致、经营方式相同。这显然违背了“农家乐”发展要讲究特色、与众不同的原则。发展“农家乐”要统一规划,不能乱建乱盖,但也不能在风格上雷同。一家像一家,家家都一样,就缺乏对客人更大、更深层次的吸引力。若村庄房屋造型各具特色,街道路面干净整洁,各家屋内摆设风格迥异,经营手段也不尽相同。这样,游客今天去了这一家,还想着明天去另一家,全村家家都受益。
三是方法单一。有些“农家乐”只为游客提供吃喝,其他项目一概没有。游客到“农家乐”不只是为了吃喝,还为了玩乐。玩不起来,乐不起来,也就不叫“农家乐”。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现代游客更注重新潮、差异、新鲜。他们来“农家乐”既要吃好,突出“土特、野味”,又要玩好,蹬蹬水车、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转转,去风景名胜逛逛……这样的田园生活才是他们的渴望与追求。
四是单打独斗。发展“农家乐”,不但要体现各家各户的特色,更要联起手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少农户只是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互不往来,互不配合,互不支持。这样势单力薄,势必造成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而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好处是可以扬长避短,取得别人支持,实现共赢。如来自家的游客太多,忙不过来,可及时介绍到别家。同样,别家的游客太多时,也可介绍到你家。游客点的饭菜自家没有,可去别家联系。在这家“吃喝”好了,可去别家“玩乐”,体现“一条龙”服务。游客满意,农户受益,皆大欢喜。
五是只顾眼前利益。有的地方发展“农家乐”,不从长远考虑,只顾眼前利益,对游客的服务不热情、不周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宰客”现象。原本比较便宜的饭菜,价格随人就市,遇见熟人、本地人就低,遇见生人、外地人就高,有的还和游客发生矛盾纠纷等。这既影响了当地的声誉,也阻碍了当地“农家乐”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农家院的经济效益是建立在长期的基础之上的,起初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一些网络或广告宣传、优惠措施来招揽客源,利用2年的时间来积累你的客源,他们自然会替你宣传。
经营模式
北京的农家院基地位于密云的周末农场农家院,周末农场耕种模式为农民代种、农民和会员一同维护蔬菜成长、会员收获果实的模式,农场本着以会员轻松劳动、快乐收获、享受成果的方针运营。
周末农场为会员提供种子、种苗、水源、农具、技术服务、餐具、急救用品等。
午饭后稍事休息,大人们可以在农场里四处走走,也可以到潮白河边享受垂钓之乐。在山脚下的户外聚会区,一家三口还可以围坐在草地上烧烤。
农场会分季节推出特色项目,春季:挖苦菜、掰香椿,夏季:云佛山海滨浴场、垂钓,秋季:烧烤、野营、采摘(苹果、野酸枣、蘑菇、青核桃、柿子、山楂)等,冬季:南山滑雪场、爬山。
从这儿可以看出,农家院已经发展为集旅游、度假、劳动放松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经营模式。相信这种模式会发展的越来越好!